綠亨話題
向青啤學習 |
發布日期:2011-01-28 |
喝酒的人都知道有個青島啤酒,是中國最老牌的啤酒。2009年12月,青島啤酒公司獲得了國內最具權威性的上市公司獎項——“中國上市公司最佳董事會”大獎。在近2000家上市公司中,青島啤酒以其完善的治理結構,制度創新,信息公開和內部風險控制等方面的優秀表現成功摘得桂冠。這一獎項也是迄今為止中國上市公司的最高榮譽。 青啤的頒獎詞是“依法規范運作,并不斷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”——尊重規則,遵守規則,持續創新,透明且健康地成長。青啤董事長金志國在一個訪談中說:只有監管,國企才能快速發展,而這種監管既包括來自外部監管部門,市場的監管,也包括來自企業內部的制衡體系。雖然當時感到很痛苦,很不舒服,但是沒有約束,沒有一路的監管,就沒有現在的青啤。任何的權利必須有制衡,任何的游戲必須有規則,否則,無論從方向上還是秩序上都會很亂,倒霉的是企業自己。在公司內部治理上,公司董事會、監事會和經理層各有分工,責職明確。公司董事會決定干什么,監事會決定什么不能干,經理層決定怎么干,這個分工很明確。我們有明確的議事規則,這個就形成了權利的有效制衡。在董事會內部也講究制衡。我們董事會有4名獨立董事,2名外部董事,5名執行董事,而且執行董事是大股東派出的,是職業經理人的角色。今年青島啤酒實現了80%的增長,并且連續收購了煙臺和濟南啤酒。 以上談了這么多青啤,再談談我們綠亨,今年我們搞了15周年慶典,企業走過了15年春秋,建起了12個公司,跨農藥、種子、肥料、獸藥等多個專業,公司分布在5個省市,投資建有3個生產基地和多個聯合生產基地。雖然公司在發展,但我明顯感到公司發展遇到了瓶頸。表現在增長速度減緩,有一個公司不成功,而且內部不協調現象時有發生。深層的原因在于治理結構不完善,或者說不規范。我們常說先發展后規范,公司已經完成了原始積累階段,現在已經到了規范階段了。建立一個規范的董事會,監事會,經理層,在股權結構、激勵機制、團隊建設等方面都要下一番功夫了。 這就涉及到我們公司的發展戰略問題了。我曾在今年我們舉辦的中國農資市場現代營銷高層論壇上說過,我們將在未來的5-6年時間里,即到2015年辦成兩件事,國際化和上市。這兩件事,國際化為先,因為我們已經具備了開展國際業務的條件。首先,我們已經有一批可熟練應用外語進行國際交流的人才,而且在綠亨已掌握了基本的技術和商業技巧。其次是我們目前的種子、農藥等產品已經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,甚至個別品種超過國際先進水品,如我們的水果型小黃瓜品種在山東占有60%以上的市場份額,大大超過國外大公司在山東的市場份額。更為主要的是我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力,計劃用2-3年的時間開拓國際業務,計劃投資1000萬,由我親自抓這項工作,使國際業務成為綠亨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,同時規范公司的運作,在各方面嚴格執行國家政策法規和行業標準,為上市做準備。至于上市這是早晚的事,是一個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由之路,只有上市才能真正實現有效的監管和權力的制約,才能實現企業的長治久安。 以上是我元旦期間學習青啤的心得,有些想法還要董事會討論后才能執行,但至少我們從思想上要有些認同感。 |
|
|
|